2007年6月6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八版:中国风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廉能传票”声声问责机关干部作风
梁思奇

  “不怕苦,不怕难,就怕纪委一张单”。这是最近一个时期在北海市干部中流传的一句顺口溜。“纪委一张单”是什么东西?为什么会让机关干部如此敬畏?

  70天开出233份“廉能传票”
  5月31日,北海市纪委、监察局召开了一个特别的新闻发布会。在这个邀请市民、企业代表参加的发布会上,纪委通报了一组数字:从3月中旬到5月中旬,全市纪检监察部门共发出“问廉问责书”233份,涉及173个单位、61名干部,其中处级干部12人,科级干部36人。
  “问廉问责书”全称为“北海市加强干部作风和机关效能建设问廉问责书”,因此又称为“廉能传票”。单位或个人接到“传票”,必须在5日内就涉及的问题作出解释、表明态度和提出整改方案,并在规定期限内将整改情况报告发出“传票”的纪检监察部门,由后者再进行检查。
  北海市纪委、监察局3月12日发出首批“传票”,对之前暗访市行政审批办证大厅发现的违反劳动纪律现象的窗口单位进行问责,建设、劳动和社会保障、国土、水利、环保、国税、政府采购中心等单位因工作人员迟到、脱岗或上班玩电脑游戏,被亮“黄牌”通报批评。随后,纪检监察部门在全市实施“问廉问责亮剑行动”。记者了解到,目前发出的233份“传票”中,被“问”的问题包括公车私用、乱收费、办事效率低、对工作部署执行不力、不履行职责酿成后果等。

  “一纸之轻,泰山之重”
  4月20日,北海市发生一起罕见惨案:3名小学生放学后攀爬围墙进入一个歇业的鳄鱼池,其中一名学生在挑逗鳄鱼时被鳄鱼拖进水里活活吞食。“五一”节刚过,北海市林业局接到了北海市纪委、监察局发出的“传票”,要求就媒体所反映的管理上的问题作出解释。
  与针对单位的“传票”相比,针对个人发出的“传票”效果更为强烈。北海市铁山港区一名提拔调进港区人大领导班子的干部,将原单位任职时使用的车子带到新单位,影响了原单位工作开展。在接到北海市纪委根据群众反映发出的“传票”后,当事人赶紧退回了车子。合浦县人大常委会一名党组成员,违反公车使用规定造成重大车祸,近日也接到了北海市纪委发出的“传票”。
  北海市委党校一位副教授说,近年来,在如何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的职能方面,不少地方有所探索,但有的措施与纪检监察职能脱节,群众感受不到,也无从检验其实际效果。北海市纪检监察机关的“廉能传票”,一来是纪委本身职能的发挥,二来涉及面广,针对的是群众感觉最深切、反映最强烈的各种问题,将专门机关监督与舆论监督、社会监督较好地结合在一起,其成效正是群众希望看到的结果。